为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弘扬科学精神,营造崇尚诚信、严谨治学的良好氛围,10月20日,williamhill中文在教西101举办了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原江苏大学董事长颜晓红教授作题为“铸科学之德,顺时代之要,成顶梁之才”的专题报告。2025级研究生新生130余人参加了此次专题讲座。讲座由williamhill中文副经理王正新主持。
开场环节中,王正新副经理阐述了本次讲座的背景与意义。他强调,学术诚信既是科学研究的基石,更是研究生学术道路的生命线;坚守学术诚信是研究生阶段的必修课,也是弘扬科学精神、成长为新时代“顶梁之才”的内在要求。
颜晓红教授在讲座中以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科研经验,从“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荆山存抱玉,沧海有遗珠”、“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三个诗意的篇章展开讲述,深入剖析科学研究的精神内核与创新路径。从“文明,始于物质和自然的认识”切入,他结合2025年诺贝尔科学奖的三点启示——“科学旨在追求知所未知”、“科学的价值在于面向未来”、“英雄成于研究生”,启发同学们深入思考科研的本质与使命。讲解过程中,颜教授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为例,生动诠释了科学探索的求真精神与创新实践。
颜教授还分享了玛丽·E·布伦科、弗雷德·拉姆斯德尔、亚吉等科学家的科研故事,强调科研突破往往萌芽于研究生阶段,创新精神与探索热情是青年科研工作者最宝贵的财富。在科研训练方面,颜教授鼓励研究生在学习中夯实基础、锐意进取,从查阅文献到科研创新、从成果研究到学术交流,都应坚持原创、追求卓越。他勉励同学们在科研之路上以“删繁就简”的智慧和“领异标新”的勇气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讲座尾声,颜晓红教授以“新时代创新人才的四要素”——格局要大、意志要强、创新要突出、素质要优作为总结,寄语青年学子胸怀家国、坚守学术初心,以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投身科研事业。
本次讲座不仅深化了同学们对学术诚信的理解,也为今后的科研之路提供了宝贵指引。他勉励大家以此为契机,恪守科研规范,锤炼科学品格,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时代重任的“顶梁之才”。

(撰稿:胡国宝、张敏 初审:王正新 编辑:王晓冬 审核:李永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