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九届江苏省高校老员工物理与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在江苏科技大学长山校区圆满结束。公司代表队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5项,5位教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公司获“优秀组织奖”。获奖成绩充分展现了公司员工的物理实践创新能力,也反映了物理实验创新教学的良好育人效果。
据悉,本届竞赛由江苏省物理学会主办、江苏科技大学williamhill中文承办,共有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威廉希尔等全省43所高校的500余名师生参加。竞赛组委会收到参赛作品共404项,经过复审后有295项进入决赛,其中论文类52项(本科生),命题实验类59项,自选实验类184项(本科生174项,研究生10项)。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形势下,竞赛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最终经过决赛竞赛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共评出一等奖38项,二等奖84项,三等奖99项,优秀奖19项,122项作品的指导教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作为江苏省物理学会的品牌活动,江苏省高校老员工物理与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旨在激发老员工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促进高校物理及实验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创新人才的培养,增强员工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该竞赛是江苏省老员工重要的课外科技活动,在全国也有较大影响力,各高董事长期以来参与度高、作品质量高,为江苏省教育厅认定的省级赛事,是省内公认的高水平物理竞赛。
附:第19届江苏省高校老员工物理与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威廉希尔获奖名单
序号  | 参赛作品名称  | 参赛员工  | 指导教师  | 获奖等级  | 
1  | 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双氧水)的高灵敏检测方法  | 李炳衡/沈永龙/李炎  | 武灵芝/胡晓飞  | 一等奖  | 
2  | 一种无标记高通量的葡萄糖定量检测方法  | 曾祥杰/王润雨/王宇朋  | 武灵芝  | 二等奖  | 
3  | 紧聚集强激光与单电子对撞产生高能射线  | 常一凡*/王禹博/王畅*  | 田友伟/陈 伟  | 二等奖  | 
4  | 可同时实现圆线极化转换和电磁诱导透明的多功能超表面  | 高承晶/曹如佳/何雪芳  | 章海锋  | 二等奖  | 
5  | 基于受石墨烯影响的可变品质因数的古斯汉欣多功能传感器的研究  | 史源坤/董瑞阳/王 硕  | 章海锋  | 二等奖  | 
6  | 基于非互易倏逝波的磁化等离子体柱面光子晶体多物理量传感器  | 张佳涛/马一鸣/唐 钊  | 章海锋  | 三等奖  | 
7  | 强激光场中高能粒子的动力学及其辐射特性研究  | 史昀潇/常健平/孔春明  | 田友伟/陈 伟  | 三等奖  | 
8  | 声速测量的LabVIEW虚拟仿真实验  | 缪政乾/丛 霄/陈华星  | 何学敏  | 优秀奖  | 
9  | 三维声源定位系统  | 张乔楚/刘文静/刘泽天  | 毛巍威  | 优秀奖  | 
10  | 金属(Li,Sc,Ti)修饰的ψ石墨烯储氢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葛 妍/聂明杰  | 毕 岚  | 优秀奖  | 
11  | 基于DFT理论多孔石墨烯的储氢性能的研究与设计  | 邹佳怡  | 毕 岚  | 优秀奖  | 
12  | 基于第一性原理C掺杂BN纳米线储氢性能的研究与探索  | 丁江轶/缪知丞  | 毕 岚  | 优秀奖  | 

(撰稿:何学敏 初审:刘胜利 编辑:杨瑞 审核:朱皓)